当前位置:首页 > 算命 > 周易算命 > 易学书籍 > 易经*系辞辨析 > 初读之四十四:“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四:“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辨析

栏目:易经*系辞辨析 时间:2019-08-03 03:15:41 阅读:164

初读之四十四:“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辨析

1.此句是《周易·系辞上传》第五章第二段的首句。本章自此句起,均是作者运用阴阳学说,对易道体用之妙的阐述.故朱熹对本章的评注是:“此章言道之体用,不外乎阴阳”。(这里的“体”,指的是本体、本性;“用”,指的是功用、效用。“体”、“用”关系就是基础和作用的关系)

2.“继之者善”的解读,难点是“继”、“善”之义。笔者综几家之长,作如下表述:承继天道之阴阳、接续地道之刚柔的人道之仁义,效法乾元肇始万物之刚健之德,效法坤元育养万物的柔顺之德,可称之为善(乾卦《文言传》曰:“元者,善之长也”)。此乃儒家的观点,与道家存在很大的差别:道家是纯任自然,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运行是无思虑·无善恶的);起源虽为善,若要使其延续下去,善始善终,就必须对其“一阴”、“一阳”,不断调和,保持均衡。这是因为阴阳是相对的,但其变化是绝对的!南师(怀瑾)指出:“善的作用是完成一阴一阳的均衡。

3.“成之者性”的解读,难点是“成”、“性”之义。朱熹注释:“成,言其具也。性,谓物之所受,言物生则有性,而各具是道也”。译成今文,是否可这样表述:任何人、事、物,凡同时具备了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并能相对保持均衡,则其就生成了稳定的本性。南师(怀瑾)指出:“当然这个性,不是讲男女之性,而是人性、天性,代表形而上本体的那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阴阳、正反两个方面的互济互生,来观察人、事、物处于均衡态时的性质。坦诚而言,这方面思维方式的“转型”,远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重要得多,艰巨得很!

4.前后半句的关系亦是阳与阴的关系、亦是用和体的关系。朱熹说:“善,谓化育之功,阳之事也”;“性”则“阴之事也”。从体用关系看:性为善之体,善为性之用。

5.综上所述,.“继之者善,成之者性”,译成今文,是否可这样表述:“人之初,性本善”,源自乾元肇始万物之刚健之德,坤元育养万物的柔顺之德,是由天地之自然本性(先天之性)决定的。起源虽为善,若要使其延续下去,善始善终,就必须对其“一阴”、“一阳”,不断调和,保持均衡。这是因为阴阳是相对的,但其变化是绝对的!善的作用是完成一阴一阳的均衡。任何人、事、物,凡同时具备了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并能相对保持均衡,则其就生成了稳定的本性(后天之性)。“性为善之体,善为性之用”,是我们坚持善行,修养品性所必须明白并遵循的道理!

《易经*系辞》辨析 
 

初读之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辨析

 

初读之二:“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辨析

 

初读之三:“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吉凶生”、“变化见”的辨析

 

初读之五:第一章思路的辨析

 

初读之六:“刚柔相摩”的辨析

 

初读之七:“八卦相荡”的辨析

 

初读之八:“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辨析

 

初读之九:“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辨析

 

初读之十:“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辨析

 

初读之十一:“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的辨析

 

初读之十二:“乾易坤简”的辨析

 

初读之十三:“天下之理得,成位乎其中”的辨析

 

初读之十四:第一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十五:“圣人设卦”的辨析

 

初读之十六:“观象系辞焉”的辨析

 

初读之十七:“明吉凶”、“生变化”的辨析

 

初读之十八:“吉凶得失”与“悔吝忧虞”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十九:“变化·进退”与“刚柔·昼夜”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一:“君子学《易》,玩索而得”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二:《系辞上传》第二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二十三:“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四:“失得也;小疵也;补过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五:“爻者,言乎变者也”与“贵贱者存乎位”关系的辨

 

初读之二十六:“彖者,言乎象者也”与“齐小大者存乎卦”关系的

 

初读之二十七:“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与“辨吉凶者存乎辞”关

 

初读之二十八:“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与“忧悔吝者存乎介”

 

初读之二十九:“无咎者,善补过也”与“震无咎者存乎悔”关系的

 

初读之三十:“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的

初读之三十一:《系辞上传》第三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三十二:“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三:何以“知幽明”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四:何以“知死生”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五:何以“知鬼神”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六:何以“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七:“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八:“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九:“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的辨

 

初读之四十二:《系辞上传》第四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四十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四:“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五:“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六:“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七:“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八:“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五十:“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一:“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二:“占”、“事”、“神”的含义及其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三:《系辞上传》第五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四: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上)

 

初读之五十五: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中)

 

初读之五十六: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下)

 

初读之五十七:《系辞上传》第六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八:“《易》其至矣乎”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九:“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初读之六十一:“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二:“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三:《系辞上传》第七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六十四:静态的象。

 

初读之六十五:动态的爻

 

初读之六十六:敬慎的心

 

初读之六十七:谋定的行

 

初读之六十八:中孚卦九二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六十九:孔子对中孚卦九二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同人卦九五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一:孔子对同人卦九五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二:大过卦初六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三:孔子对大过卦初六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四:谦卦九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五:孔子对谦卦九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六:乾卦上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七:孔子对乾卦上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八:节卦初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九:孔子对节卦初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解卦六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八十一:孔子对解卦六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二:《系辞上传》第八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三:天地之数的由来

 

初读之八十四:爻卦之数的由来(上)

 

初读之八十五:爻卦之数的由来(下)

 

初读之八十六:数显德行可佑神

 

初读之八十七:《系辞上传》第九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八: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初读之八十九:至精知来物

 

初读之九十:参伍以变之蕴义

初读之九十一:错综其数之内涵

 

初读之九十二:至变乃《易》之髓

 

初读之九十三: 至神在寂应

 

初读之九十四:《易》之特色: 极深、研几、唯神也。

 

初读之九十五:《系辞上传》第十章古义另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