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命 > 周易算命 > 易学书籍 > 易经*系辞辨析 >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栏目:易经*系辞辨析 时间:2019-08-03 03:16:07 阅读:84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1.“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是该章第二段的第二句。它讲的是:如何以圣人“祟德广业”为道德楷模,来用《易》道指导人生。南(师)怀谨将该句评价为:“人生的最高原则”。

2.“知崇”之“知”,宜当“智慧”解。查《康熙字典》,“知”字在“矢部”,不在“口部”,“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识也觉也”、“喻也”。(叹当下知识的学习与传授,往往停留于口上)。“智”字在“日部”,不在“口部”,“按经典相承作智”、“智知也无所不知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知而有所合谓之智”。(叹当下某些人,数典忘祖,仗巧言善辩而升官发财之智,纯属背离“日新之谓盛德”的信口雌黄之伎俩).

3.“知崇”,乃智慧贵在高远之意!无人不爱智慧,但爱智慧的境界却因人而异:有人追求聪明和知识的智慧。可得当心“聪明反被聪明误”呵!聪明仅是智慧的“泥坯”呀!知识虽是力量,也得防止因消化不良而成“书呆”唷!须化知为慧才是!有人追求权谋和技巧的智慧。追求权谋者,采用的是决一雌雄的对立思维方法,手段上无所不用其极,可得以史为鉴,当心“机关算尽,误了卿卿性命”!追求技巧者,更得注意,技巧可是把“双刃剑”,善者用来造福自然和人类,恶者用来肇祸添害!

4.《易》道的智慧,即圣人所爱的智慧,是崇尚本真和超越的智慧。即庄子所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至高无上的智慧!本真即融天人地与一体,超越指的是超越理性分析、不可言传身教、只可自身修行体悟,这种智慧,对常人而言,是高不可及、深不可测的!故圣人运用《易》道,教化民众的是:崇尚道德和正义的智慧。即奉行仁道、以德服人、以义处世的智慧!圣人将这种纯正无邪的、众生可学之用之的智慧,称谓“正智”。

5.“礼卑”之“礼”,宜当“履”解,作“践行”说。“礼卑”之“卑”,宜当“贱”或“下”或“基”解,作“平凡”或“普通”或“基础”说。“礼卑”,乃礼节重在谦卑之意!在本句中的意思是:在目标付诸践行过程的始终,要以谦卑之心,从最普通而平凡处做起,打好扎实的基础。

6.具体来说:起步阶段(初位),应安分守己,循礼而行,不作非分之想;进取阶段〈二位),切忌因路途平坦而丧失忧患之心,要不为物乱;小成阶段(三位),要顺应强者,扬长避短,万事不可勉强为之;拓展阶段〈四位),即使行走在强者之后,谨言慎行,亦能避凶趋吉;大成阶段(五位),绝不可专制独裁,否则自取灭亡;终返阶段〈上位),回头总结祸福得失,再创中正和行!(详见《履》卦爻辞)。

7.“崇效天,卑法地”,讲的是:“知崇”之境,效仿自天高远之象、自强不息之品;“礼卑”之心,取法于地厚广之象、厚德载物之性。若能如此修行,乾坤合德,德业欣荣!圣人就此阐明人类修行的理想、标准和依据。

8.基于上述理解,“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译成今文,是否可这样表达:圣人运用《易》道,教化民众的是:崇尚道德和正义的智慧,即奉行仁道、以德服人、以义处世的智慧,并将此作为人生奋斗的理想目标。在目标付诸践行过程的始终,要以谦卑之心,从最普通而平凡处做起,打好扎实的基础。其依据则是,效仿自天高远之象、自强不息之品;取法于地厚广之象、厚德载物之性。若能如此修行,乾坤合德,德业欣荣!

《易经*系辞》辨析 
 

初读之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辨析

 

初读之二:“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辨析

 

初读之三:“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吉凶生”、“变化见”的辨析

 

初读之五:第一章思路的辨析

 

初读之六:“刚柔相摩”的辨析

 

初读之七:“八卦相荡”的辨析

 

初读之八:“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辨析

 

初读之九:“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辨析

 

初读之十:“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辨析

 

初读之十一:“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的辨析

 

初读之十二:“乾易坤简”的辨析

 

初读之十三:“天下之理得,成位乎其中”的辨析

 

初读之十四:第一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十五:“圣人设卦”的辨析

 

初读之十六:“观象系辞焉”的辨析

 

初读之十七:“明吉凶”、“生变化”的辨析

 

初读之十八:“吉凶得失”与“悔吝忧虞”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十九:“变化·进退”与“刚柔·昼夜”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一:“君子学《易》,玩索而得”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二:《系辞上传》第二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二十三:“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四:“失得也;小疵也;补过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五:“爻者,言乎变者也”与“贵贱者存乎位”关系的辨

 

初读之二十六:“彖者,言乎象者也”与“齐小大者存乎卦”关系的

 

初读之二十七:“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与“辨吉凶者存乎辞”关

 

初读之二十八:“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与“忧悔吝者存乎介”

 

初读之二十九:“无咎者,善补过也”与“震无咎者存乎悔”关系的

 

初读之三十:“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的

初读之三十一:《系辞上传》第三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三十二:“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三:何以“知幽明”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四:何以“知死生”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五:何以“知鬼神”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六:何以“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七:“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八:“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九:“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的辨

 

初读之四十二:《系辞上传》第四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四十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四:“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五:“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六:“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七:“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八:“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五十:“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一:“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二:“占”、“事”、“神”的含义及其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三:《系辞上传》第五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四: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上)

 

初读之五十五: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中)

 

初读之五十六: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下)

 

初读之五十七:《系辞上传》第六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八:“《易》其至矣乎”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九:“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初读之六十一:“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二:“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三:《系辞上传》第七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六十四:静态的象。

 

初读之六十五:动态的爻

 

初读之六十六:敬慎的心

 

初读之六十七:谋定的行

 

初读之六十八:中孚卦九二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六十九:孔子对中孚卦九二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同人卦九五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一:孔子对同人卦九五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二:大过卦初六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三:孔子对大过卦初六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四:谦卦九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五:孔子对谦卦九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六:乾卦上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七:孔子对乾卦上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八:节卦初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九:孔子对节卦初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解卦六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八十一:孔子对解卦六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二:《系辞上传》第八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三:天地之数的由来

 

初读之八十四:爻卦之数的由来(上)

 

初读之八十五:爻卦之数的由来(下)

 

初读之八十六:数显德行可佑神

 

初读之八十七:《系辞上传》第九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八: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初读之八十九:至精知来物

 

初读之九十:参伍以变之蕴义

初读之九十一:错综其数之内涵

 

初读之九十二:至变乃《易》之髓

 

初读之九十三: 至神在寂应

 

初读之九十四:《易》之特色: 极深、研几、唯神也。

 

初读之九十五:《系辞上传》第十章古义另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