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命 > 周易算命 > 易学书籍 > 易经*系辞辨析 > 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栏目:易经*系辞辨析 时间:2019-08-03 03:15:48 阅读:174

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辨析

1.本文为下篇,解读该章第三段首句的后半句,“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重点辩析其主体是谁?怎样发挥作用的?为何“不与圣人同忧”?又如何与“盛德大业”发生关联的?旨在论述其体用合一之用。

2.“鼓万物”之“鼓”,在该《传》第一章中出现过,“鼓之以雷霆”,均作动词讲(古文“鼓”字,如其右半部为“支”,作名词讲;为“攴”,作动词讲),且有多义:鼓鸣也、击鼓也、击搏也、钟所击处也、振动也、扇(炽火)也、鼓舞也(详见《康熙字典》“鼓部”)。本句中“鼓”,究采何义,取决其对应的主体是谁?

3.是谁“鼓万物”?是谁“不与圣人同忧”?是谁与“盛德大业”有关联?当是同一主体!这个主体,理所当然是“一阴—阳之谓道”。

4.“一阴—阳之谓道”,是怎样“鼓万物”的呢?阴阳之说源于春秋时期,当时,指的是阴阳两气。阳气主生、长、进;阴气主杀、消、退。老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阴阳两气相交,产生万物”说。《易传》作者们吸收了这些观点,以阴阳变易来阐明《周易》的基本原理,并概括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因此“鼓”有鼓动阴阳二气、推动刚柔往来之义,可当滋育、化生之讲。译成今文,可否这样表达:“一阴—阳之谓道”,通过鼓动阴阳二气、推动刚柔往来,滋育、化生万物。

5.“一阴—阳之谓道”,为何“不与圣人同忧”?荀子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管子云:“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风云无向,而怨怒不及也”;毛泽东主席亦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沦桑”;钱锺书先生专门对此考证著文(见《管锥编<->》第73页。三联书店2007年8月再版),先生通过旁证博引历代《易》著,一言以蔽之:“圣人有心故忧,道无心则不忧矣”。圣人悲悯众生,先天下之忧而优,其心虽近日月之明,仍未达道无心之境!人生至苦,莫不因偏执物欲或俗情而生,欲求不得而致五藏焦焚!道境一圣心一俗态,修行,真是任重而道远呵!

6.“一阴—阳之谓道”,又如何与“盛德大业”发生关联呢?这与该段第二句有关,详见后文。本文在此,只简说“德”和“业”的含义,及其与“道”的关联。古字“德”义有:德行也、德行之得也,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知仁圣义中和、德惠也、感恩曰:德、升也、福也。古字“业”义有:大版也、如版上之刻;凡有有专习之称业、如学业、职业,行业;事成谓之业,如毕业、基业、事业;惧危、小心从事之态,如兢兢业业。在乾卦文言传九三、九四爻中有“进德修业”—辞。对这三者关系,笔者粗解为:循道是前提;进德是关键;修业是应用。

7.仅就“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暂译成今文,是否可这样表达:

8.这里所说的阴阳之道,是顺应天地自然,无心而无所不为地通过鼓动阴阳二气、推动刚柔往来,滋育、化生万物。圣人,乃至君子,如能效法阴阳自然之道,进德修业,必将推动社会道德风尚去恶从善、各行各业蒸蒸日上,趋向欣盛强大之势!

《易经*系辞》辨析 
 

初读之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辨析

 

初读之二:“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辨析

 

初读之三:“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吉凶生”、“变化见”的辨析

 

初读之五:第一章思路的辨析

 

初读之六:“刚柔相摩”的辨析

 

初读之七:“八卦相荡”的辨析

 

初读之八:“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辨析

 

初读之九:“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辨析

 

初读之十:“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辨析

 

初读之十一:“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的辨析

 

初读之十二:“乾易坤简”的辨析

 

初读之十三:“天下之理得,成位乎其中”的辨析

 

初读之十四:第一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十五:“圣人设卦”的辨析

 

初读之十六:“观象系辞焉”的辨析

 

初读之十七:“明吉凶”、“生变化”的辨析

 

初读之十八:“吉凶得失”与“悔吝忧虞”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十九:“变化·进退”与“刚柔·昼夜”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一:“君子学《易》,玩索而得”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二:《系辞上传》第二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二十三:“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四:“失得也;小疵也;补过也。”的辨析

 

初读之二十五:“爻者,言乎变者也”与“贵贱者存乎位”关系的辨

 

初读之二十六:“彖者,言乎象者也”与“齐小大者存乎卦”关系的

 

初读之二十七:“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与“辨吉凶者存乎辞”关

 

初读之二十八:“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与“忧悔吝者存乎介”

 

初读之二十九:“无咎者,善补过也”与“震无咎者存乎悔”关系的

 

初读之三十:“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的

初读之三十一:《系辞上传》第三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三十二:“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三:何以“知幽明”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四:何以“知死生”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五:何以“知鬼神”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六:何以“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七:“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八:“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的辨析

 

初读之三十九:“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的辨

 

初读之四十二:《系辞上传》第四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四十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四:“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五:“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六:“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的辨析

 

初读之四十七:“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八:“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四十九:“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

 

初读之五十:“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一:“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二:“占”、“事”、“神”的含义及其关系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三:《系辞上传》第五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四: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上)

 

初读之五十五: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中)

 

初读之五十六:一“广”二“大”三“言”四“配”的辨析〈下)

 

初读之五十七:《系辞上传》第六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五十八:“《易》其至矣乎”的辨析

 

初读之五十九:“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初读之六十一:“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二:“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的辨析

 

初读之六十三:《系辞上传》第七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六十四:静态的象。

 

初读之六十五:动态的爻

 

初读之六十六:敬慎的心

 

初读之六十七:谋定的行

 

初读之六十八:中孚卦九二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六十九:孔子对中孚卦九二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同人卦九五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一:孔子对同人卦九五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二:大过卦初六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三:孔子对大过卦初六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四:谦卦九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五:孔子对谦卦九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六:乾卦上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七:孔子对乾卦上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七十八:节卦初九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七十九:孔子对节卦初九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解卦六三爻辞的原义

 

初读之八十一:孔子对解卦六三爻辞的诠释

 

初读之八十二:《系辞上传》第八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三:天地之数的由来

 

初读之八十四:爻卦之数的由来(上)

 

初读之八十五:爻卦之数的由来(下)

 

初读之八十六:数显德行可佑神

 

初读之八十七:《系辞上传》第九章古义另译

 

初读之八十八: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初读之八十九:至精知来物

 

初读之九十:参伍以变之蕴义

初读之九十一:错综其数之内涵

 

初读之九十二:至变乃《易》之髓

 

初读之九十三: 至神在寂应

 

初读之九十四:《易》之特色: 极深、研几、唯神也。

 

初读之九十五:《系辞上传》第十章古义另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