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历 > 黄历 > 民俗节日 > 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是什么意思

栏目:民俗节日 时间:2019-05-05 09:52:01 阅读:64
冬至(节气)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和南瓜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
 
中文名:冬至
外文名:Winter Solstice
别名:冬节、长至节、亚岁
代表寓意:冬季的开始
气候特点: 天气最寒冷
季节: 冬季
时间: 每年12月21、22日或23日
太阳位置: 太阳到达黄经270度
前一节气: 大雪
后一节气:小寒
风俗活动:祭天祭祖
风俗食物:馄饨面、狗肉、饺子、红豆糯米饭
农事活动: 施好腊肥、加强防冻
养生:防寒保暖、调整心态
三候: 蚯蚓结;糜角解;水泉动
属性: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
 
天文坐标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
 
 
地极轴通过地心,连结南、北两极,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5°,和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面垂直。
 
 
地雷复卦,称为
 
冬至日太阳直射示意图
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气候特征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