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字的五行属什么,絮字有几划,絮字的含义
絮字的五行属金,絮五行金的能力为79(满能力为100分)
絮字的总笔画数为:12
拼音:xù
详细解释
【名】
1、形声。从糸(mì),如声。
2、粗丝绵。
絮,敝绵也。——《说文》。按,好者为绵,恶者为絮。
絮三斤。——《汉书·高帝纪》。古无木绵,以絮纳袷中,谓之装褚,曰袍。
剖其中,干若败絮。——明·刘基《卖柑者言》
败絮其中。
又如:絮衣(绵衣);絮缯(丝帛之类的总称)。
3、经过弹制的棉花胎。
他们的婴孩没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里。——茅盾《“战时景气”宠儿——宝鸡》
4、像絮一样轻柔、洁白的东西。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山河破碎风飘絮。——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又如:芦絮;絮暖(指春暖絮飞之时);柳絮(柳花之飞絮)。
5、棉花。
蛮夷不蚕,采木绵为絮。——《艺文类聚》
6、头上巾。
巴蜀名头上巾为冒絮。——《续方言疏证》
又如:絮巾(巾絮。古代的一种头巾)。
【动】
在衣服、被褥里铺丝棉、棉花等物。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子夜吴歌四首》
【形】
1、优弱寡断。
时有一事,富公疑之,久而不决。韩曰:公又絮。——清·翟灏《通俗编》
2、说话啰唆。
今又以言语烦琐为絮,所谓絮叨叨是也。——《通俗编·言笑》
3、因多次重复而厌烦。
既是他嫌那玫瑰膏子吃絮了,把这个拿两瓶子去。——《红楼梦》
又如:絮繁(厌烦)。
【姓氏】
一、絮姓姓氏分布
山东境内,济南、济宁、德州、青岛、泰安等地有絮姓人居住,其中德州的齐河和禹城是相对集中的地区。全国范围内,北京、上海、黑龙江、山西等地有絮姓人分布。
二、姓氏网里找不到的姓氏
看到“絮”这个字,您会联想到什么?作为动词,絮棉花的絮;作为名词,花絮、柳絮、棉絮的絮;作为形容词,絮絮叨叨的絮。相信您一定不会联想到姓氏吧。
若在网上的百度词典里对“絮”加以搜索,在众多词条注释中也找不到“絮”字作为姓氏的义项。然而这的确是个姓氏,一个在传统百家姓和众多姓氏网里找寻不到的姓氏。
三、齐河有个絮庄村
位于德州齐河县焦庙镇的絮庄村是一个普通的北方村庄,“我们全村有村民438人,一共十几个姓氏,比较杂。絮姓是头号大姓,有六七十户总共300多人。”来自絮庄村的絮立新说。
同样来自絮庄村的絮方胜向记者讲述了絮庄村以及这里絮姓人的由来:明朝初年,黄河决口泛滥带来的“天灾”,加上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叔侄间频仍的战事造成的“人祸”使德州齐河焦庙一带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山西是当时人口稠密的大省,于是大批移民经政府组织从平阳府的洪洞迁到了今天鲁西北、鲁西南的92个县(市)。在众多移民中有许姓两兄弟,哥哥许云去了济宁的泗水,弟弟许雨则到了德州齐河焦庙并在此定居下来,后来把这里定名为许村。
从姓氏“许”到“絮”、从“许村”到“絮庄村”的转换则要推迟至清朝,这段历史是絮方胜小时候从爷爷那里听说的:定居在泗水一带的许云的后裔中,曾有人在康熙年间考取探花,入朝做了高官。康熙13年曾衣锦还乡到焦庙这边寻亲。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与位高权重的同姓人攀亲是很寻常的事情,许村人却有着“未雨绸缪”的反常思维。“伴君如伴虎,当官的日子不好过,不定有个什么闪失就会招致杀身之祸,株连九族是很常见的事儿。先祖觉得还是过男耕女织的清净日子安稳踏实,于是就决定和泗水为官的许姓族人划分开,取了个同音字,就把许改成絮了,然后指姓为村,就改成了絮庄村。爷爷把时间、人名、官职都说的清楚,可我那时候太小了,也没在意,所以记不清楚了。”絮方胜不无遗憾地说。
四、寥寥无几的絮姓
据絮方胜介绍,在德州禹城有个叫赵庄的地方也有不少絮姓人,大概30多户100多人。“他们是从絮庄迁过去的,应该是200多年前我们改姓为絮以后的事儿了。五六年前禹城的絮姓族人每年都会到絮庄这边来拜年、叙旧,两边同族人的辈分都是一样的。”絮方胜是絮庄对自己姓氏了解比较多的长者,但据他所知,除德州以外,省内别无其他絮姓人的聚集地了,“现在年轻人外出读书、打工的不少,大多在济南、青岛等城市,不过都是零零星星的,规模不大。”
“虽然一直挺关注自己的姓氏,但没看到过有关絮姓的系统调查,全国到底有哪些聚集地,总共有多少人口?这些我也都很想知道。听说山西有个絮芳村,和黑龙江的萝北县有不少同姓人。”絮方胜说
“吃饭喝酒的时候偶然得知郎酒酒厂最早叫‘絮志酒厂’,‘絮志’很像是个人名,不知道和我们絮姓有没有什么渊源?”记者查询得知,‘絮志’的确是郎酒酒厂最早的名字,是由四川荣昌人邓惠川于光绪三十年(1904)在二郎滩创建的,却与絮氏没有什么关系。
五、姓氏源头或可追溯至许由
在没有更多有关絮氏来源的确切史料的情况下,齐河絮姓人认定自己的姓氏源自改姓,始祖便是许雨。“现在济宁任城区有不少许姓人,大概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他们那边还有人来我们絮庄寻亲探源呢。絮姓改自许姓,絮许本是一家。”
许姓出自我国古老姓氏之一的姜姓,其远祖乃是炎帝神农氏。其姓氏源头有两个,一为太岳之嗣、许国之君——文叔,属于以国名为姓;一为许由,也作许繇(yóu),属于以人名为姓,相传他曾做过尧、舜、禹的老师,后人因此称他为“三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