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为什么不叫阳阴?
最近,方舟周易偶然在网上发现了关于“阴阳为什么不叫阳阴?男女为什么不叫女男?”的讨论。其观点大致有三:第一种是“太极图本义为阴包阳”说;第二种是“习惯”说;第三种认为这是“千古之谜、无人能破解”说。
方舟周易认为,“习惯”之说很显然不成立,因为此说非常明显是对古人“语言文字使用的讲究程度”完全不了解;而所谓的“太极图本义为阴包阳”说之所以不能让人信服,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太极图体现的是阴与阳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互根、消长、转化、互存(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等,要说“包”也是“互包”,何来的只有“阴包阳”?其二、即使“太极图本义为阴包阳”这种说法本身成立,那么,谁规定了被包者一定要排在后面而不能排在前面呢?其三、要证明一种理论或者说法的成立往往不能只拿一两个特例来作论据的。
那么,“阴阳为什么不叫阳阴?男女为什么不叫女男?”究竟是不是“千古之谜、无人能破解”呢?当然不是!方舟周易认为,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认真研读《周易》,自然就可以找到答案的。其实,其答案就在《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两句话之中。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两句话之中至少包括了这样的三层含义:其一是天地产生的先后顺序,即“先有天(阳)、后有地(阴)”,也就是说乾(即天)是万物之“始”;其二是万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即“地(阴)生万物”,也就是说是由坤(即地)资生了万物而不是乾(即天);其三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两个基本的元素即“阴阳”组成的,并且是“先有阳而后有阴(即先有乾后有坤、先有天后有地等)、然后是阴再生阴阳(即坤生万物、地生万物等)”。
通过上述的分析,首先是“男女为什么不叫女男”的谜底就明晰起来。因为世界是先有阳而后有阴的,而男为阳、女为阴,也就是男在先、女在后,所以,人们常常说“男女”而不是“女男”。不仅“男女”如此,而且人们对世间万物包括人、事、物、时、空等的阴阳属性的排序一般都遵循“先阳后阴”这一原则,比如,天地、日月、乾坤、雄雌、公母、高低、大小、好坏、前后、尊卑、远近、左右、上下、刚柔、动静、等等。
既然如此,“阴阳为什么又不叫阳阴”呢?!方舟周易认为,这里最首要的问题是要搞清“阴阳”与“具体物质(阳阴)”之间的关系。其实,前面我们所讲的天地、日月、乾坤、雄雌、公母、高低、大小、好坏、前后、尊卑、远近、左右、上下、刚柔、动静、等等均为“阴阳”的特例,是“特定的”、“特指的”、“具体的”物质;而“阴阳”则是从所有这些“特定的、特指的、具体的物质”中抽象出来的共有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联系。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阴阳中囊括了所有的阳阴”、而“所有的阳阴都具有阴阳的属性”。这就是“阴阳”与“阳阴(即具体物质)”的区别和联系。如果我们把“阴阳”改叫“阳阴”的话,那么自然就混淆了“阴阳”与“具体物质(阳阴)”之间的区别。不过,这倒是其次的,方舟周易认为,“阴阳之所以叫阴阳而不叫阳阴”其实另有深意!
根据“物质是由阳和阴构成的”、“先阳后阴”、“阴生万物”的原理,可知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具体物质(阳阴)”生“具体物质(阳阴)”、再生“具体物质(阳阴)”、再再生“具体物质(阳阴)”、……即“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如此循环往复。由此不难看出,这其中的“阴”实际上是两个具体物质(阳阴)间的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传承作用。因此,当我们说“阴阳”的时候,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是事物间生生不息、连绵不断的镜像,即“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这样,我们就能非常清晰的看清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而不是“一阳一阴之谓道”的道理啊!而当我们说“阳阴”的时候,呈现于我们眼前的则会是一个相对孤立、静止、稳定、固化、具体的物像,诸如或男女、或大小、或动静、或刚柔等之类,其实它们都只不过是“阴阳”中的一个环节、或者说一个特例——“阳阴”,当然,“阳阴”也有其现实的意义,那就是便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它们的直接运用。
总而言之,“阴阳”的说法与“阳阴(即男女等之类)”的说法完全具有不同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之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而“阴阳”与“阳阴(即男女等之类)”说法的存在又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