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命 > 八字算命 > 八字知识 > 八字正解4

八字正解4

栏目:八字知识 时间:2021-04-27 08:35:52 阅读:62

八字正解4

地支藏遁歌

子宫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

寅宫甲木兼丙戊,卯宫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业;

午宫丁火并己土,未宫乙己丁共宗;

申位庚金壬水戊,酉宫辛已独丰隆;

戌宫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踪。

古人对十二地支大致分为三类:寅申巳亥为四孟之地、子午卯酉为四仲之地、辰戌丑未为四库之地。八字道统中以四孟、四库之地为吉论,四仲为四败为凶论。“喜忌篇”云;“财官印绶全备藏畜于四季之中,官星财气长生镇居于寅申巳亥”是也。又四孟为万物造化之源,以其为五行长生之位也。又四季为万物之归宿,以其为五行之墓库也。

地支藏干在生辰八字中有着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地支天干的“藏”与“透”的关系问题。地支藏干显现于四柱天干之中,谓之“透露”,透露者就是动物就可以取用。“藏”者就是静物待时而动。天干透露于外见地支中藏根者,谓之“通根”。通根与透露是柱中干支互动关系的写真。天干因通根合局方有气力可以发挥作用于生辰八字这个“小天地”中。若天干虚浮呒丝毫通根休囚则在“小天地”中无发言权,只是死物废物而已。地支也只有通过天干“透露”方可发挥其效用。若柱中不透天干则是待用之物,只有等待时来运转天干透出于岁运之位方可“登台演出”影响八字整体。

关于天干地支的关系,古代尚有“盖头”“截脚”一说。此说虽然未够完善,但尚还有一定的道理在内,特别是生辰八字当中,以年月时三柱天干的十神组合“盖头”之象最为要紧,直接决定着八字格局的大致层次。

第三节 历法与八字大运起例

一、历法与八字起例

所谓历法,就是指推算年、月、日、时的长度和它们相互之间关系制定时间顺序的法则。我们今天知道。地球公转造成的四季轮回现象在时间周期上就用“年”来表示;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的朔望现象的周期就用“月”来表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在时间周期就用“日”来表示;至于“时”的概念,则是对“日”概念周期的细分。历法充分研究年月日时的天文依据,特别是日、月、地球之间的相互对应位置与关系。中国古人对年月日时的流转与周期运动的确定与记录就是用六十花甲子来描述的,其有四种具体纪时方法。

一者干支纪年法。就是用六十甲子从甲子年开始计算,第二年为乙丑年,第三年为丙寅年……依次类推排上六十一圈,周而复始。至于何年开始第一个甲子年,史料未作详细记载。明代有学者迷惑,以为第一个甲子年应当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第一圈,否则的话此六十花甲子纪年无从说起有何道理。此一困惑问题就涉及到纪年的本质问题,《三命通会》中对此有一定的解释与回答,可以参考思索。

像一般万年历都会具体注明年份的支干。如2003年支干为癸未,04年则为甲申……又可逆推如1984年为甲子年,1989年为己巳年之类。

八字就是以人生年生月生日生时的支干纪时的四个天干和四个地支组合而成的,又因纪年月日时的不同层次,古人又称八字为四柱:年柱、月柱、日柱和时柱。每柱共有干支二字,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年柱就用出生年的支干来表征。比如其人生于1980年,其纪年为甲子,则其八字中的年柱就是甲子二字。又如某人生于1945年,其纪年为乙酉,则其人八字中的年柱就是乙酉两字,其他以此来推。

二者干支纪月法。支干纪月法要分二步来走,第一要明白节气与地支的配合。

正月立春后月建为寅,二月惊蜇后月建为卯;

三月清明后月建为辰,四月立夏后月建为巳;

五月芒种后月建为午,六月小暑后月建为未;

七月立秋后月建为申,八月白露后月建为酉;

九月寒露后月建为戌,十月立冬后月建为亥;

十一月大雪后月建为子,十二月小寒后月建为丑。

纪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但天干是活动的。有口诀云: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走,甲寅之上好追求。

这口诀的意思是,每年十二月的天干跟地支相配,是由当年天干所定的。比如甲己之年丙作首,就是指甲己之年的正月建寅,所配天干就是丙,第一个月的纪月支干就是丙寅,那么二月丁卯、三月戊辰就可排出来了。其他乙庚之年头月支干就是戊寅、二月己卯、三月庚辰……也可类推出来。

排八字中的月柱支干,主要看其人生日在何节气之中。如某人生于立春后惊蜇前,则其人就算生在寅月。如某人生于立夏之后芒种之前,就算生在午月。再配上天干就可以知晓是月日柱支干了。

三者支干纪日法。日柱支干可以直接从万年历中排出。要说明的是,每天都是前夜23点钟为子时之首到每晚23之前为一日,即于时为日与日的分界。如某人生于1932年10月1号,一查万年历其日纪支干字为乙未,则乙未就成为八字中的日柱。

四者支干纪时法。掌握时柱支干,要明白二项内容。一者古代地支纪时辰跟北京时间的对应关系:

子时夜23点——1点;丑时1点——3点;

寅时3点——5点;卯时5点——7点;

辰时7点——9点;巳时9点——11点;

午时11点——13点,未时13点——15点;

申时15点——17点,酉时17点——19点;

戌时19点——21点,亥时21点——23点。

第二要明白时干起法,即按“五鼠遁”口诀来套: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起何处,壬子是真途。

其口诀表明甲己之日的时辰为甲子、乙丑、丙寅……来顺排,乙庚之日的时辰为丙子、丁丑……来顺排。地支固定不变,时辰天干由日柱天干来定首位那个字,首位子时的所配天干一定,则丑时、寅时……等时辰的天干就可以相应排出来了。

例1:某人生于1932年三月初三丑时

1932年为壬申年,其人年柱就是壬申。当年是月三月初三在清明节第三天,所以知晓其月柱地支字必是辰月。按“丁壬壬寅顺水流”口诀去排年每月支干:正月壬寅、二月癸卯、三月就是甲辰,可知其人月柱为甲辰二字。三月初三在万年历上对应的是己亥,则其人日柱就是己亥两字。其人生于丑时,要求丑时天干。先按日干己字,按甲己还生甲来排是日时辰:甲子时、乙丑时、丙寅时……可知丑时配为乙丑时,其时柱就是乙丑。

综合以上四柱干支,其八字就是:壬申年甲辰月己亥日乙丑时。

很多人由于时辰不明,就可以用六字来推算,千万不要胡乱杜撰一个时辰来凑合,宁缺不滥,是为研究命学最务实的态度。

二、大运与流年起法

一、起大运

我们知道生辰八字是建筑于“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大天地的演化主要是以四季十二个月流转完成的“岁功”。因此古人造命立运,也是完全防效大天地的造化,以月令的顺排逆排来表示个人“小天地”的变化。

大致而言,阳男阴女(阳年出生的男命为阳男,阴年出生的女命为阴女)大运顺排,阴男阳女(阴年出生的男命为阴男,阳年出生的女命为阳女)大运逆排,其起点都以月柱支干为基点按六十花甲子序顺逆排定。

例1:乾造    庚辰   戊寅  甲午  甲子

男命生在庚辰为阳年,就以月柱戊寅为基点排大运:1己卯、2庚辰、3辛巳、4壬午、5癸未、6甲申、7乙酉、8丙戌、9丁亥、10戊

例2:坤造   庚申  庚辰  庚午   甲申

女命生在庚申为阳年,就以月柱庚辰为基点逆排大运;l己卯、2戊寅、3丁丑、4丙子、5乙亥、6甲戌、7癸酉、8壬申,9辛未、10庚午、11己巳。

大运从原理上讲必须排上十一步运程,方可与月令一柱合成12地支一周天成“岁功”。但由于“岁功”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正月建寅人事方起,至亥于丑三月闭藏隐而不见,人事收藏无所作为;所以防效“岁功”情况,在实际排大运时只排八位,后三位三步不排以示“天人合一”。

关于阳男阴女阴男阳女顺逆排法,也是富有原理的。其大致仿效一岁之中阴阳两气顺逆消长来取象的,阳男阴女禀气纯而顺、阴男阳女禀气浊而逆,一顺一逆阴阳消长而成“岁功”。《三命通会消息赋》云:“以支为命而详之,则有顺逆。如阳男阴女从生月顺行,阴男阳女以生月逆行,人禀受阴阳逆顾之气,如寒暑之运四时而无穷者矣。”讲的就是古人立运的理论依据。

关于生辰八字及大运的建筑原理,自古至今极少有人真正全部洞穿透彻详明其中奥秘。笔者详研理学及传统“天人合一”观,认识到所谓的生辰八字,无非是由“知天”到“知人”的过程,即通过大天地的演化研究来同步了解相应个人小天地的变化过程,这是最纯粹的“天人合一”理论。现代不少术者对生辰八字的原理作这作那的解释,都是牵强附会讲不到根上讲不到点子上。事实上包括现代的好多学者们,也不能从“天人合一”的高度来详释生辰八字的建筑原理与意义,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事实。笔者真是洞察了生辰八字的根本原理和古人的良苦用心,方才在八字及其他术学的研究上大费工夫,至今在八字、相学、大六壬、风水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二、起运数

大运起运数,实质上反映了八字日主禀受月令中司令之物的浅深而言的,其中富有至理,不可轻而视之。《渊海子评·论起大运法》盲简意骸,可以参阅。

“凡起大运.俱从所生之日'阳男阴女顺行数至未来节;阴男阳女逆行数至已过去节;俱拆除三日以为一岁。

阳男阴女顺运。如甲子年,甲已之年丙作首,正月建丙寅,初一日立春。后一日生男,顺数至二月节惊蜇,即得三十日起十岁,运顺行丁卯。如乙丑年,乙庚之岁戊为头。正月起戊寅。初一日立春,十八日生女,顺数至二月惊蜇节,只得四三十二日,起四岁运,顺行己卯。余防此。

阴男阳女逆运。假如乙丑年,乙庚之岁戊为头。正月起戊寅,初一日立春。后十五日生男,逆数初一立春节,止得五三十五日,起五岁行运,逆行丁丑。如甲于年,甲己之年丙作首,正月丙寅,初一立春.后十日生女,起三岁运,逆行乙丑。余皆防此,若多一日减一日,少一日增一日。”

关于大运运数的细致举例,这里不再详述了。要知道,本书不是一般八字俗书,完全是八字传统正脉所在,重在原理和技法上的继承与清晰,正本清源给学人们一个明确无误的八字法统体系。

------分隔线--------